兒童性早熟
什麼是性早熟?家長需要注意哪些徵兆?
文/呂芷璇小兒內分泌主任「性早熟」簡單來說,就是青春期太早來臨。一般定義為女生在 8 歲前、男生在 9 歲前就出現第二性徵。
對於女童,最常見的徵兆是「胸部發育」或陰毛出現。若發現乳房或乳頭微微隆起、乳暈變大,甚至孩子抱怨有點「痛痛的」,都代表身體可能正在進入發育期。如果女童 8 歲前就出現胸部發育,或 10 歲前就來初經,都需要警覺。
對於男童,第一個徵兆通常是「睪丸變大」。家長可以簡單用手比 OK 姿勢測量,如果睪丸長軸超過 2.5 公分,就可能意味著青春期提前。
除了第二性徵,成長速度也是重要指標。正常青春期前,孩子一年大約長高 4~6 公分;若一年超過 6 公分,就可能正進入青春期的「身高衝刺期」。這時候,來琢月診所找呂芷璇醫師評估,就能更清楚孩子的成長狀況。
為什麼要重視性早熟?
許多家長會想:「孩子早一點發育不是比較好嗎?」事實上,性早熟可能帶來不少隱憂。影響身高潛力:性早熟會導致骨骼提早成熟,生長板提早癒合,最終可能讓孩子的成人身高比預期矮。
心理壓力:女孩太小就來初經,往往難以自理,甚至因為外貌與同齡人不同而感到孤單。研究顯示,性早熟的孩子雖然智商正常,但更容易感到孤立,甚至增加憂鬱風險。
潛在病因:女生大部分原因不明,可能與肥胖或環境荷爾蒙有關;但男生的性早熟,有高達 50%~75% 可能與腦部腫瘤等病理有關。這也是為什麼家長一旦發現異常,務必要帶孩子來琢月診所,讓呂芷璇醫師進行完整檢查。
性早熟的治療與安全性
並不是所有性早熟的孩子都需要治療。是否治療,取決於孩子的發育速度、對身高的影響,以及家長和孩子的期待。目前國際上常用的治療方式是「性腺激素釋放素促進劑」(GnRH analogue),也就是俗稱的「性早熟抑制針」。藥物能延緩青春期進展,讓孩子的成長速度回到與年齡相符的範圍,幫助爭取更多身高潛力。
家長最擔心的副作用,其實相對少見。性早熟抑制針並不會影響孩子未來的生育能力,也不會引起癌症。常見的副作用可能包括注射部位疼痛、短暫頭痛或熱潮紅;若治療時間超過三年,可能出現骨密度下降,但停藥後可恢復,並能透過補充鈣質來預防。
在琢月診所,呂芷璇醫師會依據孩子的狀況,仔細評估是否需要治療,並與家長充分討論,確保每一個決定都以孩子的健康與幸福為優先。
什麼時候該帶孩子來檢查?
如果家長對孩子的發育仍有疑慮,建議在國小一年級(約 6 歲)時,就可以帶孩子來琢月診所做初步評估。因為有些性早熟徵兆,可能從這個年紀就悄悄出現。琢月診所主任呂芷璇醫師提醒:孩子的成長黃金期只有一次,錯過了就無法重來。早一步檢查,就能多一份安心。
遠離性早熟
衛教文案
【女生青春期發育-胸部篇】
此篇將介紹如何檢查孩子是否有乳房發育以及相關注意事項
● 女生正常青春期發育時間:8-13歲
● 發育順序
乳房變大🡪 陰毛、腋毛🡪(1-2年後)身高衝刺期(長高速度>6公分/年)🡪 初經來潮 🡪 長高速度減緩
● 乳房構造
乳房組成由外而內為乳頭、乳暈(乳頭周圍的色素區域)、乳腺組織(產後製造乳汁)、脂肪組織、胸大肌、肋骨
● 乳房發育是指出現緻密的乳腺組織,而出現乳腺組織為發育初期,接著出現乳房隆起持續變大
📍建議檢查年齡:6歲起即可由家長定期檢查孩子是否有乳房發育徵象
📍乳房發育評估方式:➀詢問 ②觸摸 ③肉眼觀察
1. 詢問
詢問孩子胸部是否感到「脹脹痛痛的」?或「癢癢的」?
哪一邊胸部有此感覺?常是單邊發育也可能雙側發育
2. 如何在家檢查女孩胸部發育
• 檢查前,需先尊重孩子本人意願先說明檢查步驟,並徵得同意
• 受測孩子姿勢:站姿或坐姿
• 掀起衣服露出上身,也可以在洗澡時檢查
• 檢查步驟:
➀ 以乳暈為中心,將食指與中指2指併攏
② 指腹貼在乳暈由上方往下滑動
③ 按壓深度:需要觸摸到胸壁或肋骨,避免脂肪組織干擾誤判
④ 若按壓到鈕扣般小硬塊,此為乳腺組織,代表胸部發育了!
● 注意:
若女孩因肥胖:
(1) 乳腺組織深埋在皮下脂肪難以在站姿或坐姿時觸診察覺,此時建議改採平躺姿勢觸診,以協助分辨。
(2) 胸廓皮下脂肪組織肥厚,外觀容易被誤判為乳房發育,由有無鈕扣大小緻密的乳腺組織區別是否真正進入發育期。
3. 肉眼觀察胸部發育程度等級
臨床上以Tanner stage 1-5評估
Stage 1 :未發育
Stage 2:乳房萌芽(breast bud )-出現乳腺組織,乳房、乳頭微突,乳暈變大
Stage 3:乳房、乳暈持續變大,但分界不明顯;側面可見乳房隆起
Stage 4:乳房更加發育、輪廓清晰分明,側面可見明顯隆起;乳暈和乳頭如小丘般額外突出
【女生青春期發育-胸部發育-內衣篇】
提醒家長,孩子進入青春期因身體逐漸轉變,特別是性早熟的孩子,常因外貌與同儕不同而承受心理壓力。研究指出,性早熟孩童的性格傾向較孤僻,孤立感評分較高,且憂鬱症風險也會增加;因此,給予適當的心理支持非常重要。
身為女醫師,記得青春期時,和同學們面對胸部萌發明顯突起,或是月經初潮不好意思拿出衛生棉更換的經驗。同儕間因對第二性徵的變化了解不足,往往會感到害羞,甚至可能出現互相嘲笑或被嘲笑的情況,這些都會加重孩子的心理壓力。
因此,陪伴青春期孩子的大人——包括老師、家長與兒科醫師——都應該提供正確的健康教育與陪伴,讓孩子明白:胸部的發育和月經來潮,都是自然且健康的現象,絕不是羞恥的事。
● 穿著內衣時機
當孩子「剛出現胸部發育、乳頭突起時」就可以開始穿適合的背心/胸衣!
目的:➀ 避免乳頭摩擦衣物帶來不適 ② 胸部突出明顯造成心理敏感、害羞而容易駝背
● 胸部發育不同階段的挑選
1. 初萌發-乳頭突起
棉質布料的胸衣背心
2. 出現些微乳房輪廓形狀和大小
具襯墊的胸衣
3. 乳房輪廓形狀和大小明顯
• 成長型內衣
• 運動內衣:運動量大或運動時改穿運動內衣以免胸部晃動帶來不適
● 成長型內衣挑選:
① 無鋼圈
② 具襯墊,可保護並支持固定乳房組織
③ 可調節式肩帶
④ 合適的尺寸,適度包覆乳房與腋下,不會在活動時滑動
建議由專業人員協助測量胸圍與下胸圍,並實際試穿能夠完整包覆胸廓與腋下的成長型內衣,再請孩子舉起雙臂活動,以確認內衣不會上下滑動
📍注意:定期測量胸圍並更換適合大小內衣
青春期女孩胸部持續發育應定期測量胸圍並更換適合大小內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