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月診所主任醫師呂芷璇 : 「孩子的成長,每一步都值得被守護」
琢月診所主任醫師呂芷璇 : 「孩子的成長,每一步都值得被守護」轉載:健康生活      琢月診所主任醫師呂芷璇 : 「孩子的成長,每一步都值得被守護」「醫師,我家小三的女兒,竟然已經來初經了,這樣正常嗎?」在琢月診所的診間裡,主任呂芷璇醫師常常聽見父母焦急的發問。孩子的每一點身體變化,總是深深牽動家長的心,特別是當這些變化來得比預期還要早時,更容易引發不安。為了守護更多孩子的健康,琢月診所特別邀請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遺傳暨內分泌科呂芷璇研究醫師駐診。有了專業團隊的加持,家長不必再辛苦奔波於大醫院與地方診所之間,就能享受到同等水準的醫療照護。▲ 琢月診所主任醫師呂芷璇-「孩子的成長,每一步都值得被守護」什麼是性早熟?家長需要注意哪些徵兆?文/呂芷璇小兒內分泌主任 「性早熟」簡單來說,就是青春期太早來臨。一般定義為女生在 8 歲前、男生在 9 歲前就出現第二性徵。對於女童,最常見的徵兆是「胸部發育」或陰毛出現。若發現乳房或乳頭微微隆起、乳暈變大,甚至孩子抱怨有點「痛痛的」,都代表身體可能正在進入發育期。如果女童 8 歲前就出現胸部發育,或 10 歲前就來初經,都需要警覺。對於男童,第一個徵兆通常是「睪丸變大」。家長可以簡單用手比 OK 姿勢測量,如果睪丸長軸超過 2.5 公分,就可能意味著青春期提前。除了第二性徵,成長速度也是重要指標。正常青春期前,孩子一年大約長高 4~6 公分;若一年超過 6 公分,就可能正進入青春期的「身高衝刺期」。這時候,來琢月診所找呂芷璇醫師評估,就能更清楚孩子的成長狀況。性少熟警訊為什麼要重視性早熟?許多家長會想:「孩子早一點發育不是比較好嗎?」事實上,性早熟可能帶來不少隱憂。影響身高潛力:性早熟會導致骨骼提早成熟,生長板提早癒合,最終可能讓孩子的成人身高比預期矮。心理壓力:女孩太小就來初經,往往難以自理,甚至因為外貌與同齡人不同而感到孤單。研究顯示,性早熟的孩子雖然智商正常,但更容易感到孤立,甚至增加憂鬱風險。潛在病因:女生大部分原因不明,可能與肥胖或環境荷爾蒙有關;但男生的性早熟,有高達 50%~75% 可能與腦部腫瘤等病理有關。這也是為什麼家長一旦發現異常,務必要帶孩子來琢月診所,讓呂芷璇醫師進行完整檢查。性早熟的治療與安全性並不是所有性早熟的孩子都需要治療。是否治療,取決於孩子的發育速度、對身高的影響,以及家長和孩子的期待。目前國際上常用的治療方式是「性腺激素釋放素促進劑」(GnRH analogue),也就是俗稱的「性早熟抑制針」。藥物能延緩青春期進展,讓孩子的成長速度回到與年齡相符的範圍,幫助爭取更多身高潛力。家長最擔心的副作用,其實相對少見。性早熟抑制針並不會影響孩子未來的生育能力,也不會引起癌症。常見的副作用可能包括注射部位疼痛、短暫頭痛或熱潮紅;若治療時間超過三年,可能出現骨密度下降,但停藥後可恢復,並能透過補充鈣質來預防。在琢月診所,呂芷璇醫師會依據孩子的狀況,仔細評估是否需要治療,並與家長充分討論,確保每一個決定都以孩子的健康與幸福為優先。性少熟藥物選擇與副作用什麼時候該帶孩子來檢查?如果家長對孩子的發育仍有疑慮,建議在國小一年級(約 6 歲)時,就可以帶孩子來琢月診所做初步評估。因為有些性早熟徵兆,可能從這個年紀就悄悄出現。琢月診所主任呂芷璇醫師提醒:孩子的成長黃金期只有一次,錯過了就無法重來。早一步檢查,就能多一份安心。琢月診所,陪伴孩子健康成長從性早熟、身高不足、體重過重,到荷爾蒙相關的遺傳問題,任何兒童成長問題,歡迎來琢月診所找主任呂芷璇醫師!琢月診所結合在地便利與大醫院專業,特別邀請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遺傳暨內分泌科呂芷璇研究醫師駐診,就是希望讓家長不用再煩惱:「要去哪裡找值得信賴的專業醫師?」在琢月診所,您不僅能得到專業的醫療評估,也能感受到醫師真心的陪伴與理解。主任呂芷璇醫師不只是醫師,更是家長與孩子成長路上的夥伴。孩子的每一步成長,琢月診所與呂芷璇醫師都願意陪伴守護因為我們相信,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一個健康、安心的未來。更多琢月診所與呂芷璇醫師的相關資訊 : https://www.leluneclinic.com.tw/
【小兒琢月診所高銓宏醫師專訪1】幼兒乳房早發育恐性早熟 改善中樞性早熟 一「針」見效
幼兒乳房早發育恐性早熟 改善中樞性早熟一「針」見效By 華人健康網 記者洪毓琪/台北報導孩子快速長高別急著開心 防性早熟,留意有無這些青春期前兆 究竟何謂性早熟呢?亞東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高銓宏表示,所謂的性早熟指的是,孩子在未達到一定年齡時 ( 女生在八歲前、男生在九歲前),便提早進入青春期、出現第二性徵的現象。例如,女童在小學一、二年級,乳房就開始發育、長出體毛,甚至初經來潮。而男童則可能會伴隨有睪丸、陰莖變大以及變聲、長鬍子、開始長青春痘等徵兆。且除了上述明顯的生理變化外,往往也會出現身高迅速增加的情況。但值得注意的是,此階段的身高提升其實是「假象」!事實上,一旦孩子提早進入青春期,身體也會開始分泌性荷爾蒙,而性荷爾蒙會進一步刺激人體生長板逐漸密合,造成骨骼年齡(骨齡)在未滿實際年齡前就快速提升,使其生長板提早密合,而失去身高增加的可能性。 簡單來說,若女性身高最多至骨齡14歲時便會因生長板密合而停止。那麼8歲女童若因性早熟導致骨齡呈現10歲,就代表其明明距離14歲還有6年時光,可卻因骨齡成長過快只剩4年,甚至不到4年,錯失了2年以上的身高發育機會。此外,提早出現第二性徵,對於正值敏感階段的學童,更可能因此受到同儕壓力,造成身心靈受創,其嚴重性不容小覷!因此,想要避免孩子有性早熟的問題,做父母的應多觀察留意小孩的健康、生理狀態。  防性早熟上身 必知這2大因素除了解釋何謂性早熟外,高銓宏醫師也特別針對可能誘發性早熟的潛在原因加以解說。臨床上,導致性早熟發生的原因,主要可分為下列2大因素:【因素1/肥胖】肥胖會導致性早熟的關鍵在於,過多的脂肪細胞會誘發人體分泌更多的性荷爾蒙;繼而影響發育,使孩子提早進入青春期。●預防治療方式:所以,想要避免提早性早熟,就必需遠離肥胖。建議爸媽們從小就應培養孩子有正確飲食的觀念,多吃均衡的天然食物而非食品,並減少含糖飲料、高脂肪、油炸食物的攝取。【因素2/中樞性性早熟】導致中樞性性早熟的原因,主要與人體下視丘、腦下垂體功能活化,使性腺提前分泌所致。而使性腺過度分泌的原因則可分為以下2大原因:●器質性:身體上的器質性變化,比如腦部腫瘤、骨盆腔腫瘤等也會引起性荷爾蒙的提前分泌。所以,在臨床診斷上,也會建議有性早熟問題的孩童,應接受骨盆腔超音波、核磁共振等進一步檢測,釐清其是否有上述病理性問題;再進一步考慮是否有手術切除的必要,而這類患者又以男童偏多。●不知名原因:臨床上則有高達80~90%女童,隸屬於找不出原因的中樞性性早熟。針對此族群,目前醫界尚未釐清其發病原因,僅推測可能與長時間接觸塑化劑、雙酚A等類雌激素的環境荷爾蒙有關。因此,建議孩童日常生活中在使用塑膠製品時應多加留意其種類、避免過度加熱較有保障。 性早熟要積極治療!善用針劑治療,抑制青春期提早報到有一套此外,高銓宏醫師也強調,一旦孩子罹患性早熟,爸媽更要積極治療。唯有早期發現治療,才能幫助性早熟孩童遠離身心煎熬。至於治療上,若是因肥胖引起的性早熟,建議應適度為孩子進行減重。而隸屬中樞性性早熟的孩童,則建議應密切追蹤骨齡、生長速率曲線、性荷爾蒙濃度;並依此遵照醫師診斷,來釐清其是否有給予針劑藥物的必要。不過,為什麼施打針劑就能減緩性早熟症狀呢?高銓宏醫師解釋,這是因為此類GnRHa(促性腺激素釋放賀爾蒙促進劑)能不斷刺激腦下垂體,一開始先是刺激,之後能達到抑制腦下垂體分泌的作用。 【醫師小叮嚀】:最後,高銓宏醫師也提醒,想要降低幼童性早熟的發生風險。爸媽們除了要多留意孩子的生理發展狀態外;均衡飲食、充足的睡眠,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少喝含糖飲料,少吃高熱量的食物,使生長激素正常分泌、生長板正常生長,多為孩子爭取發育機會的關鍵!由副院長黃琳雅及顧問醫師高銓宏協助整理
【小兒琢月診所高銓宏醫師專訪2】「身高就是距離」醫生教你兒童成長秘笈|Heho健康|LINE TODAY
「身高就是距離 」醫生教你兒童生長秘笈By Heho健康  / 林以璿 報導 孩子的生長發育狀況常常是父母親最關心的生活議題,總是擔憂自己的心肝寶貝落後別人一步, 更會擔心孩子因為身材不如別人,拉大與同學的距離,而受到排擠欺負。不過身材較矮小的同學並不代表就一定有生長發育障礙,需要經由小兒內分泌科和新陳代謝專科醫師評估與治療。亞東醫院小兒部醫師高銓宏表示,遺傳、內分泌疾病、營養不均衡等,都可能導致孩子身材矮小,另外,性早熟問題也會促使骨齡超前、生長板提前閉合,身高成長就會因此受限,必須適時對症治療。「如果孩子的生長曲線低於第3百分位、1年內生長高度小於4公分,骨齡比實際年齡遲緩至少2個標準差,就需要來看醫生檢查是否生長異常,」高銓宏提醒。 讓孩子長高 家長平時可以這麼做「臨床上,最常看到小孩子長不高的原因是家族遺傳或是個人體質問題,」高銓宏表示。 若是這兩個因素引起的身高矮小,就不用特別擔心或治療,家長只需要持續觀察孩子的生長軌跡,並且鼓勵孩子多運動、早點睡覺。「運動方面,可以鼓勵孩子多進行有跳躍動作的運動,像是籃球、跳繩等。我建議孩子可以每天跳繩500下,有助於長高,」高銓宏表示。另外,由於生長激素分泌時間大約是晚上10點到凌晨2點,高銓宏呼籲孩子盡量9點就寢,避免錯過生長的黃金時間。另外,飲食上應避免甜食與油炸物,因甜食會抑制生長激素分泌;而油炸物熱量高,容易肥胖且容易造成性早熟。疾病引起的矮小問題先治療疾病氣喘、貧血、腸胃道發炎疾病、營養不良、先天性心臟病、先天代謝異常疾病、糖尿病、腎小管酸血症、慢性腎衰竭,或是一些染色體或基因異常、感染等等,都會導致孩子身材矮小。高銓宏表示,若是疾病引起的矮小問題,需要先治療疾病。 排除疾病問題後,孩子大多能夠恢復正常生長能力。生長激素治療如果孩子長不高,並不是先天因素或是疾病造成的,就有可能需要透過生長激素治療。高銓宏指出,檢查生長激素異常是一項3天2夜的住院檢查項目,這之間需要檢測11次生長激素。一旦確診為生長激素缺乏,而且腦部無病變,就可以考慮施打生長激素,而且介入時間不宜太晚。女生、男生的骨齡愈接近14、16歲,治療效果愈差。「一般來說,生長激素是在每天晚上9點進行皮下注射,」藥學部藥師王明賢提醒,每次注射部位最好更換,以避免發生局部脂肪萎縮,每3個月需要回診觀察孩子的治療情況。生長激素藥品的使用方式略有不同,王明賢呼籲,務必向醫師或藥師詢問清楚使用技巧與注意事項,清楚了解正確的操作方式,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並避免非預期的不良事件。「另外,若孩子太早出現性徵,或女童月經太早報到,未來也可能有性早熟的問題,也應及早接受評估,施打抑制性荷爾蒙的藥物,可望避免生長板過早閉合,」高銓宏表示。王明賢也提醒,切勿聽信不正確的偏方或誤食錯誤的中草藥,若是想用中醫治療,務必尋求正規中醫,綜合考量中西醫治療,避免療程互相影響。由副院長黃琳雅及顧問醫師高銓宏協助整理
【小兒琢月診所高銓宏醫師專訪3】刺激生產激素 吃好睡飽助長高|兒科|健康百科|元氣網
刺激生長激素 吃好睡飽助長高By 聯合報 / 記者張益華報導 父母個子都不高,小孩也注定長不高嗎?亞東醫院醫師小兒部主治醫師高銓宏表示,決定孩子身高的因素,八成來自遺傳,其餘靠後天努力。若經醫師評估,因為性早熟、生長激素缺乏影響發育,應及早治療,搭配良好飲食、運動和生活作息有益增高。高銓宏指出,孩子三歲以前是第一快速生長期,尤其第一年身高可成長25公分,青春期十二歲以後是第二生長期,一年成長6到12公分。若身高低於同年齡兒童標準成長曲線的兩個標準差以上,身高小於第三個百分位,每年長高低於四公分,就符合醫學診斷定義上的「矮小」。高銓宏指出,長不高除了遺傳之外,生長激素缺乏也是關鍵,它是一種由腦下垂體分泌的荷爾蒙,分泌高峰集中在晚上十點到凌晨兩點與清晨六點兩個時段,熟睡狀態能促進分泌,就算在暑期,家長最好督促孩子早點就寢。施打生長激素也是治療方式之一,但需符合健保條件才給付,世界足球明星梅西罹患生長激素缺乏症,導致身材矮小,但幸運的是,在治療非常昂貴的年代,梅西得到球團支持及早治療,讓他得以在世界球壇發展,沒有因身高抹煞了他的才華。此外性早熟也是身高成長受限的主因,高銓宏表示,目前研究環境荷爾蒙和肥胖容易導致性早熟,除了少接觸含雙酚A的塑膠製品外,少吃高熱量食物,多攝取新鮮蔬果,多跳繩,每次約十五分鐘,都有助增高。坊間的轉骨方使用也需特別注意,高銓宏認為,每個孩子成長發育狀況不同,最好經過中醫師問診,若同時接受西醫治療,也必須向中醫師表明,才能提供孩子正確的醫療協助。透過小兒內分泌、遺傳科諮詢,先釐清孩子身高受限原因才能對症下藥。由副院長黃琳雅及顧問醫師高銓宏協助整理
【小兒琢月診所高銓宏醫師專訪4】防疫解封新生活!兒科醫師親授成長解封關鍵|ETtoday新聞雲
防疫解封新生活! 兒科醫師親授成長解封關鍵By  ETtoday新聞雲 / 鍾欣妍報導 日前,因應新冠肺炎居家防疫,民眾外出機會大幅降低,孩子長時間宅在家不運動恐連帶影響成長。亞東紀念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高銓宏提醒家長,防疫解封之時,掌握孩童健康成長關鍵應從運動、飲食、睡眠三大關鍵做起,此外更要重視骨齡。高銓宏指出,孩子成長階段:運動、飲食、睡眠缺一不可!防疫解封之際,建議家長可多帶孩子外出活動、曬曬太陽,適量運動可刺激生長板,有助骨骼發育。飲食上,應盡量避免高油、高糖、高熱量的食物,以免抑制生長激素分泌或性早熟的問題發生。此外,睡眠更是關鍵。晚上10點至凌晨2點是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期,若孩子正值深度睡眠,更有助於生長發育。▲防疫期長期間宅在家運動量減少,兒科醫師親授三大關鍵,助家長掌握孩童一生一次的成長黃金期。(圖/記者陳家豪攝)除了日常生活作息、運動、飲食調整外,家長們日常也要多觀察孩子生長的變化!高銓宏表示,孩子在青春期時,發育過與不及都是問題。許多家長會以為孩子特別高就是好事,但這可能是提早發育的跡象,代表著骨齡成長速度加快,進而縮短整體骨骼發育的時間,最終身高也會較同齡孩童矮小。因此,家長應定期注意孩童的生長狀況,如果發現孩子生長速度一年突然飆漲超過8公分、正值發育期的生長速度一年不到4公分,或相較同年紀的身高或體重落在百分位3以下,建議可前往兒科諮詢,並可透過手部X光了解骨齡、判斷生長狀況。▲若孩子在學齡階段,身高一年長不到四公分,身高落在同齡者百分位3以下,或突然抽高,就要儘速就醫。(圖/記者陳家豪攝)高銓宏強調,若生長板還沒密合,就仍有成長空間。臨床上可以透過仔細的住院檢查了解生長激素分泌狀況,並評估是否應施予生長激素治療。然而,生長激素的療效會受到介入時間點的影響,若女孩骨齡超過11歲或男孩骨齡超過13歲,可能無法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最後,高銓宏提醒,家長可定期觀察孩子的發育狀況,一旦發現小孩生長發育遠落後於同儕或過快,建議諮詢專業醫師,以評估是否透過調整作息改善,或需要安排進一步的檢查,及早發現問題,及時接受治療,有助於孩子正常成長。由副院長黃琳雅及顧問醫師高銓宏協助整理
【小兒琢月診所高銓宏醫師專訪5】8歲就來月經!兒童性早熟擔心長不高 性荷爾蒙抑制劑治療補救黃金成長期
8歲就來月經!兒童性早熟擔心長不高 性荷爾蒙抑制劑治療補救黃金成長期By udn / 張益華 報導8歲女童小安(化名),小小年紀就來月經,初見大量經血的她趕緊向媽媽求助,媽媽警覺月事來潮過早有異常,迅速至小兒科尋求醫療協助,才確診為性早熟,後來經性荷爾蒙抑制劑治療後,才暫緩第二性徵發育。亞東醫院小兒部/琢月診所高銓宏醫師指出,孩童的青春期發育時間有一些差異,要界定兒童性早熟的年紀,醫學上已有清楚的定義。若家中孩童太早開始出現第二性徵,如女孩胸部變大、出現月經,男孩睪丸變大、長出陰毛、變聲等,太早開始發育,身高成長時間縮短,未來就很可能長不高。亞東醫院小兒部/琢月診所高銓宏醫師表示,兒童性早熟性荷爾蒙抑制劑需要施打2年左右,孩童可能因為怕痛而排斥治療。家長和孩子可以與醫師討論合適的針劑劑型,綜合考量以降低打針的恐懼,讓孩子得以穩定接受治療。圖/高銓宏醫師一次看懂性早熟定義、原因與治療高銓宏醫師說,性早熟的判定方式為男童九歲以前、女童八歲以前開始第二性徵發育,分為中樞性與周邊性兩種。「中樞性性早熟」為腦下垂體過早活化所致,可能原因為腦部腫瘤或是原因不明。「周邊性性早熟」則為卵巢、睪丸不正長分泌性荷爾蒙,可能為腫瘤或囊腫所致。性早熟除了第二性徵發育節奏過快,身高更會因為骨齡超前提早癒合,導致未來長高幅度受到影響。針對周邊性性早熟,治療是處理性腺相關因素導致的腫瘤或囊腫;若是中樞性性早熟,則依照病因處理,例如切除腦部腫瘤,或是原因不明者,以施打性荷爾蒙抑制劑為主,透過抑制腦下垂體的分泌,治療性早熟問題。台灣目前第一線藥物為針劑型的性釋素類似物(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女童在七歲前、男童在八歲前判定為性早熟者,可以申請健保給付。怕針怎麼辦?理解孩子的恐懼 一同建立治療信心高銓宏醫師建議,性荷爾蒙抑制劑治療需要施打2年左右,孩童可能因為怕痛而排斥治療。家長和孩子可以與醫師討論合適的針劑劑型,綜合考量以降低打針的恐懼,讓孩子得以穩定接受治療。性荷爾蒙抑制劑的選擇,有兩種注射方式:肌肉注射與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只能施打於臀部,針頭較粗,疼痛度較明顯;皮下注射可注射部位較多且針頭相對較細,可輪替施打於上手臂、腹部等地方,施打深度較淺,因此疼痛感也較低。依頻率而言,性荷爾蒙抑制劑有每月一針、每3個月一針(為目前接受度最高的治療頻率),以及每6個月一針(僅能肌肉注射)三種頻率。預防性早熟關鍵!觀察身高與發育特徵預防性早熟是家長們關心的議題,雖說環境問題較難改變,但可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如少吃零食、含糖飲料、高油脂食物、過度加工食品等,多吃新鮮蔬果,增加纖維攝取量。要避免兒童性早熟造成身體的影響,關鍵在於多加觀察孩子的身體變化,如身高一年成長超過六公分或是身高百分位超過97%以上,或是第二性徵明顯發育過早,即應積極尋求專業醫療的協助介入治療,以確保孩子健康成長。
長不高,該怎麼辦! 琢月診所 高銓宏醫師
您家中的孩子有身高的問題嗎?如果發現家中孩子比同年齡的孩子還嬌小,或是身高一直長不高,最好是能及早就醫診治!最近在門診中常會見到15、16歲的青少年,因為身高成長停滯而來求診,但是經過骨齡的檢查,發現骨頭生長板已經癒合而身高也無法再長高,而留下身高的遺憾。為避免造成以上問題,建議學童有身高問題時,最好盡早就診。簡單地說,就是長太慢與長太快都不好。一年身高成長不到4公分或是身高落在同年紀3%以下,應就醫診   若發現孩子長不高,何種情況下應該要就醫呢?在臨床的觀察,青春期前的孩子,如果身高與同年紀相較,生長曲線落到3%以下,或是一年內長不到4公分,顯然是有身材矮小的問題,建議父母帶孩子到小兒科檢查,由醫師來評估,確認病因並對症下藥做治療。 提早出現性徵或是身高突然成長太快,應就醫診治      女生在8歲以前出現性徵,男生在9歲以前出現性徵,或是一年內身高快速長高,但是孩童並未到達青春期的年紀,可能是性早熟所造成,必須安排骨齡檢查以及抽血檢查性賀爾蒙。太早發育容易造成骨齡加速超前,雖然孩童暫時身高比較高,但因骨頭生長板容易提早閉合,進而造成孩童的成人身高較為矮小。 孩童身材矮小原因有哪些?身高長得矮小有幾個問題,很可能與遺傳有關,也可能與體質性的暫時矮小有關。另外還要考慮是否有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生長激素等問題,或營養不均衡,都可能導致孩子身材矮小。上述的性早熟問題也會使骨齡加速超前、生長板提前閉合,進而造成身高成長受限,必須對症治療。 性早熟的兒童,可以考慮施打性賀爾蒙抑制劑性早熟的兒童,通常看起來較高,父母也不覺得小孩矮,但是因為太早發育,終究使得骨頭生長板提早閉合,而造成成人身高較為矮小。對於性早熟的兒童,可以考慮施打性賀爾蒙抑制劑。  生長激素缺乏,可考慮施打生長激素如果孩子身材矮小主因是營養不良,就要補充營養,或是針對疾病做治療。若要確認是否為生長激素缺乏,就要住院抽血檢查體內生長激素濃度是否足夠,一旦確診為生長激素缺乏症,可以考慮施打生長激素。  飲食、運動與睡眠是孩子長高的關鍵除了用藥物治療身材矮小之外,飲食、運動與睡眠也非常重要。飲食上要避免甜食與油炸物,因為甜食會抑制生長激素分泌;而油炸物熱量高,容易肥胖且容易造成性早熟。另外,可多從事跳繩、打籃球和騎腳踏車等運動,更要在晚上十點前就寢,因人體在晚上10點至凌晨2點會分泌生長激素 (熟睡才會分泌),這段時間孩童應熟睡,對於長高也有幫助。 
兒童的成長問題/琢月診所 高銓宏醫師
冬季出清,春裝上市,隨著天氣愈來愈暖和,衣服跟著換季。不少家長在幫孩子添購新衣時,卻發現過了一年,孩子的衣服尺寸沒太大改變,這才發現孩子的成長可能出現問題。醫師表示,若孩子青春期之前每年長不到4公分、身高排行低於同齡孩童3%以下或是太早出現性徵,可能就有身長速率過慢或是早熟的問題,應儘速就醫。亞東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高銓宏門診觀察確實有許多家長因採購新衣時,意外發現孩子生長停滯不前,因沒長高而就診的情形很常見。「青春期的過早出現也會影響身高。」高醫師說明,女性生理期來臨代表女性荷爾蒙分泌旺盛,身高雖能急速長高,但也意味著生長板即將閉合。女生8歲前若急速長高且有胸部變大,或摸起來有硬塊或疼痛等情形;男生9歲前如急速長高,且生殖器或睪丸變大,聲音變粗低沈者,都是性徵太早出現的表現,建議就醫檢查。 高醫師就曾收治一名國小六年級的 12 歲女童,體型正常但身高只有 127 公分,每年的生長速率不到4公分,家長擔心是否生長遲緩而前來就診。經檢測後發現,女童確實有生長激素濃度不足的問題,由於還未開始發育,高醫師也建議應趁女童第二性徵尚未出現,還未至青春期時先以生長激素治療。 「3足歲到青春期階段以前每年至少要有4到6公分的成長。」高銓宏醫師說,父母應定時量測孩子的身高,若發現每年長不到4公分,或身高在群體排名最後的3%以下,或是太早有性徵,只要符合上述三項要件的其中一項,可能是生長停滯或是早熟的現象,需進一步了解是否有生長激素分泌異常或是性早熟的情形,若診斷為生長激素缺乏或是性早熟,可及早諮詢醫師相關治療方式來改善孩子生長狀況。另外,均衡飲食、適當運動及充足睡眠,也是影響長高的重要因素。 高醫師說,少吃高油脂食物、避免體重過重可減少引起性早熟的機會,晚上10時到凌晨2時是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因此孩童必須早睡,一些跳躍的運動,例如籃球或是跳繩,也具有長高效果,多管齊下才能高人一等,讓孩子贏在起跑點上。 
和鑫生技 全球首創睿思手部X光機/琢月診所 陳南宏醫師
和鑫生技 全球首創睿思手部X光機/琢月診所 陳南宏醫師轉載:工商時報2023/07/12琢月診所院長陳南宏醫師表示,睿思手部X光機體積小可節省許多空間,輻射劑量僅為傳統X光機的1/5,讓孩童能在更安全輕鬆情境下進行手部影像拍攝。圖/和鑫生技提供隨著醫學日新月異,和鑫生技重視孩童的成長,全球首創新世代低輻射劑量「睿思手部X光機」,相較於傳統X光檢查,外觀設計輕巧且擁有安全防護設計,讓孩童能在更安全輕鬆情境下進行手部影像拍攝。醫學上指出,判斷兒童發育狀況除了生理年齡,另外就是「骨齡」。許多父母在孩童發育期間很重視身高,而孩童相較同儕也希望不要太矮小而感到自卑。睿思手部X光機只要讓孩童拍一張左手掌與手腕X光片,從顯示的骨骼狀態、成長程度來判別生長板閉合程度可得知骨齡,相較實際年齡,就能了解生長發育狀況。琢月診所院長陳南宏醫師表示,領先同業率先採用睿思手部X光機,看好其優勢為體積小、輻射源可鎖在機器裡、可精準拍攝手部,輻射劑量僅為傳統X光機的1/5,不會傷害到兒童其他器官,家長或醫護人員可陪同,讓孩子擁有安全感。由於傳統大型X光機須使用較大且獨立空間來放置,而國內許多第一線兒童照護診所受限於空間小無法提供X光檢查,須建議家長帶孩童去醫院或檢驗所做骨齡檢查。而睿思手部X光機的問世讓醫療院所節省許多空間,且搭配智能AI提供輔助診斷報告,讓醫師能準確診斷並提供完善的兒童成長照護方案,徹底解決診所困境。陳南宏建議,兒童7歲即可開始追蹤生長曲線圖及兒童骨齡,依個人狀況不同每3個月至半年拍攝X光來了解骨齡成長狀況,若骨齡比生理年齡小,如14歲學童骨齡只有12歲,代表發育比同齡孩子較緩慢,可較安心且急迫性較低,未來還有機會迎頭趕上,反之若10歲學童骨齡已12歲,則視生長狀況來施用藥物,因此提醒父母千萬別錯過兒童成長期。和鑫生技期望未來能協助台灣醫療院所的骨齡檢查更普及化,因孩童的成長不能等,將共同陪伴未來主人翁共度健康快樂的成長期。